2025年9月9日下午,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开展了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云南基层文艺院团舞蹈编创人才培训”,邀请了我院专任教师、讲师,戏剧戏曲学博士,艺术学在站博士后朱祥虎老师担任主讲。

朱祥虎老师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双重视角,以艺术发生学、舞蹈人类学等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云南民族舞蹈的源流与发展。
从云南先民原始乐舞出发,以“历史起源—局部繁荣—多元发展”为脉络,清晰勾勒出云南民族舞蹈的历史演进轨迹。通过对原始崖画、考古文献的剖析,揭示了云南乐舞的原始形态与文化内涵。通过对《南诏奉圣乐》等乐舞形态的阐释,强调了唐宋时期云南与中原王朝通过乐舞交流所实现的文化认同与深度融合,体现出舞蹈作为国家认同与文化载体的历史作用。并对元明清时期官绅土司礼仪乐舞、各民族民间舞蹈及地方戏剧中的舞蹈形态进行了详细梳理,展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舞蹈艺术的丰富样貌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朱祥虎老师通过对宫廷乐舞、民族民间舞蹈、宗教祭祀乐舞等多元形态的分析,阐释了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与云南本土文化在舞蹈中的交融印记,突显了云南民族舞蹈在中华文化构成中的独特价值与历史地位。并结合时代发展,进一步介绍了“剧场叙事”“旅游歌舞”“舞动治疗”等当代艺术表现形式,指出云南民族舞蹈编创应立足传统、拓展国际视野,在扎根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力争创作出具有民族性、现代性与国际性的优秀作品。

本次课程进一步坚定了学员们以舞蹈编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的使命与信心,为云南基层舞蹈编创人才的专业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图片:昆明乔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文字:蒋玉涵、程诗雅
一审一校:李璐
二审二校:刘丽
三审三校: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