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上午,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10期)——传统舞蹈“彝族打歌”非遗传承人研修班,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廖燕飞博士担任主讲。

讲座上,廖燕飞老师围绕“为什么要保护非遗”“非遗是什么”“传统舞蹈非遗是什么”“非遗保护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怎么保护传统舞蹈类非遗”这几个方面展开。她带领学员了解有关非遗的含义,并结合不同地域的舞蹈作品讲解了传统舞蹈类非遗与“原生态舞蹈”“民间舞蹈”“传统舞蹈”等概念的异同。

廖燕飞老师结合自己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经历、感悟以及我国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框架内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从《公约》及其相关文书中提炼出多个关键词。

廖燕飞老师指出,传统舞蹈类非遗保护理论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需要坚持,需要学术界、传承者和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有效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片:昆明乔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文字:夏雨桑
一审一校:李璐
二审二校:刘丽
三审三校: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