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在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10期)——传统舞蹈“彝族打歌”非遗传承人研修班,邀请了文学硕士、法学博士朴永光老师担任主讲。

朴永光老师结合国内外学术释义与自身研究指出,“民间舞”广义涵盖宫廷舞之外的所有舞蹈,狭义专指民众舞蹈,可从空间、主体、形态多维度界定,且历史上宫廷与民间舞蹈的空间并非完全割裂。需要遵循“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原则,推动其多样化传承。


朴永光老师表示,传统民间舞曾由不同文化主体,在不同时空语境下,为不同目的以不同方式呈现;如今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语境下,更呈现出“多主体、多目的、多空间、多样化”的表述特征。当前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双创”政策,为传统民间舞的当代表述营造了优良环境。

朴永光老师强调,需深入认知传统民间舞、主动把握当下不同文化语境,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民间舞的多样化传承与发展。

图片:昆明乔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文字:罗曼晶
一审一校:李璐
二审二校:刘丽
三审三校: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