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彝族打歌”非遗传承人研修班 | 第十三至十四讲:普文龙《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类案例解析与交流》(二)技术实战

作者: 时间:2025-10-13 点击数:

2025年9月22日,在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10期)——传统舞蹈“彝族打歌”非遗传承人研修班,邀请了“乡村之眼公益影像行动计划”创始人、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吕宾老师和乡村之眼乡土研究中心制片主任普文龙老师开展专题讲座。

普文龙老师以“秒懂时代下非遗短视频的破圈传播”为核心,围绕秒懂概念解读、短视频高频误区、爆款思维构建、策划与实操案例等内容展开,系统讲解了非遗短视频从创意构思到落地传播的流程。

普文龙老师以百度百科“秒懂百科”为切入点,提炼出短视频创作的真实感、故事感与娱乐感的三大核心要素。提出真实感要采用“快速打法”,以低成本、简单方式持续输出原生内容;故事感践行“高级大制作打法”,有计划、分步骤打磨高质量作品;娱乐感聚焦“热点结合打法”,依托流量基础,紧跟热点或主动制造话题高频产出。同时强调,优质短视频需兼顾数量、内容与质量,以“人”为核心,实现内容与受众的深度共鸣。

本次课堂以普文龙老师的抖音账号的作品为例,详细讲解非遗短视频的实战技巧。普文龙老师指出,非遗文化蕴含深厚底蕴,而短视频是其走向大众的重要桥梁。基于此,创作者需精准把握真实、故事、娱乐三大核心,避开创作误区,以创新思维赋能内容创作。

本次课堂鼓励非遗传播者要充分结合自身文化优势,用镜头捕捉非遗的鲜活细节,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片:昆明乔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文字:张源婷

一审一校:李璐

二审二校:刘丽

三审三校:朱超

版权所有© 云南艺术学院    滇ICP备05001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