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张国忠《舞蹈创作中文本创作的关键要素及思考》

作者: 时间:2025-09-17 点击数:

9月11日上午,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开展了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云南基层文艺院团舞蹈编创人才培训”,邀请了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昆明舞蹈家协会主席,同时担任云南省舞蹈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主任、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的张国忠(疆嘎)老师担任主讲。

本次课堂分为两部分内容进行授课。第一部分从舞蹈作品的要素构成、如何构建作品展开。在舞蹈创作顺序思考部分,提出舞蹈创作需从创意(题材、立意)、结构、形式、语言进行技术性思考,核心要明确“说什么”与“怎么说”,强调舞性是创作初始的清晰具体“发现”,创意需避免模仿抄袭、要有哲思立意,并用“创意十问”辅助检验;还区分了“构成”与“结构”,介绍了风格性“情绪舞”和叙事性“情节舞”的结构方法。同时指出艺术与娱乐有别,舞蹈创作需遵循规律,重视创意、构成等要素。在舞蹈作品解析部分,通过舞蹈作品《老家有座蒙古包》《抖落尘埃》《放学路上的拉祜娃》,从选材立意、引子、开端、过程、结束等方面详细解析,分析了舞蹈创作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从守原性文化之正,创智性文化之新展开。张国忠(疆嘎)老师在分享中指出,舞蹈工作者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创作上要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时代精神与当代价值,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辩证把握民族文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与生活,创作出如《云南映象》《孔雀》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精品。张国忠(疆嘎)老师在课堂上播放舞蹈作品《遍地柳荫》《见山》《月亮之下,云彩之上》,让学员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意义,秉持“守原性文化之正,创智性文化之新”理念。

张国忠(疆嘎)老师指出,要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是延续中华文明的活态载体,舞蹈艺术发展需融汇古今中西文化。要以舞蹈作品为载体,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图片:昆明乔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文字:张凤滢

一审一校:李璐

二审二校:刘丽

三审三校:朱超

版权所有© 云南艺术学院    滇ICP备05001258号